Menu
三種與時並進的活動營銷方法
Vince Ota
執行創意總監(環球)
2019.07.18

面對新科技、新傳媒,以及不斷改變的消費者行為模式,許多企業都不得不改弦易轍,重塑過往推廣活動的套路,甚至依循科技發展開創嶄新的活動。

以下是三個讓活動仍能發揮效益及保持前瞻性的創意方法。

1. 將傳統美術館轉化成沉浸式體驗旅程

藝術常被視為「高不可攀」的事物,除非觀賞者是具備相關學識的鑒賞家,否則難以理解或欣賞藝術品的內涵。對新一代受眾來說,傳統的觀賞藝術品方式離不開在嚴肅古板的博物館裡安靜觀賞展品,不但容易令人感到隔閡,又欠缺吸引力。

對於博物館來說,這是一個重大問題。一些博物館的入場人數停滯不前,甚至日漸縮減,只有吸引更多訪客,這些博物館才得以繼續生存。

文化空間公司(Culturespaces)開辦的數位化藝術中心「光之博物館(Atelier des Lumieres)」是其中一個走出框架的美術館,它成功將商業與文化合而為一,其《梵高‧星夜》展覽帶領參觀者走進一段兼具視聽之娛的沉浸式藝術旅程,從中認識梵高的生平及思想。

展覽將梵高作品放大並投映在牆身、天花板和地面,結合音響效果,令觀眾猶如置身在梵高作品當中,從中細味畫作意境,而不是單純隔著畫框觀看。參觀者甚至可以走入投映畫作裡,讓自己變成作品一部分,然後將「人在畫中」的影像拍下,並與他人分享。

這意念正開始掀起熱潮,另一個以古斯塔夫·克林姆(Gustav Klimt)作品為主題的展覽於南韓舉行,預料將一共吸引50萬觀眾;而另一個由Art Projectors HK主辦的梵高作品展《梵高在世:多感官體驗展覽》今年於香港舉行,亦大受觀眾好評。

2. 由2D變為3D的故事敘述

在不久之前,我們還在一連串展板上圖文並茂地述說故事,其後這逐漸被CRT或LCD電子屏幕所取代,提高了展覽可觀性。

時至今日,光雕投影技術的出現,讓一眾活動策劃人士能夠透過動人影像述說平凡的故事。基本上,光雕投影就是將圖片及影片投映到立體物體上,即使是不規則的表面,也不會扭曲影像,令任何物體都可成為充滿動感、「活生生」的巨型展示屏幕。

其中一個出色例子就是今年在法國裡爾的Video Mapping Festival上展出的「The Fabric of Love and Humanity」,由筆克、Observatory UK及香港著名婚紗設計師Windy Lo合力制作,在Rencontres Audiovisuelles主辦的Video Mapping Festival上備受矚目。

「The Fabric of Love and Humanity」以婚姻和愛情為主題,結合影片、文字設計和觀眾參與,將影像投映到裡爾歷史悠久的樂艾米達吉甘托裡斯簽名精品飯店的中央教堂牆外。

觀眾可以在社交媒體上發送情書,情書內容即場變成婚紗設計過程的一部分,這種「精心安排的機緣湊巧」(orchestrated serendipity)效果,透過能夠呈現婚紗質料及花邊細工的精密投影,將觀眾的心意展現出來。

3. 重塑講座或論壇

傳統的論壇或講座有一項難以避免的缺點︰必須確保參加者出席才可成事。

現代科技為講座或論壇提供一樣新法寶 ── 虛擬出席。透過高速寬帶連接和流動通訊裝置,聽眾和講者無論身在何方,都可實時參與及進行互動。

在網上舉行論壇或講座的安排亦為主辦機構帶來新收入來源,以及更完善的數據收集能力。主辦機構可以憑借數據改進活動,加入更多個人化元素,例如按照觀眾個人喜好提供演講錄像、電子單張及其他輔助內容。

即使參加者必須親身出席,新科技也可改變講座或論壇的面貌。在蒙特裡爾C2的商業精英會議上,沉浸式的投射影像都為出席者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激發參加者投入和積極參與。而個人化、具追蹤功能的無線射頻辨識襟章更可追蹤參加者感興趣的內容,提醒他們各項活動的舉行時間,並提供一個收集個人活動體驗的流動資料庫。

無論投入多少科技和新意,所有講座、論壇和會議的成敗,最終都取決於其內容。一如以往,活動的目的及故事是所有體驗的開始及完結。

  

*以上內容為英文原文之撮譯,一切內容以英文版本為準。

以上內容於2019年7月11日首次載於《C&IT》雜誌。

立即激活您的品牌